总体来看,贾政对于宝玉的影响多是负面的,俩人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,其实便是这种影响的直观表现。贾政一心要用自己头脑中正统的观念去影响宝玉,宝玉却并不认同父亲的价值观、人生观,因而一心要将父亲的观念排斥在外。为了抗拒和抵消父亲的影响,他甚至产生许多奇异乃至激烈的言辞,比如,凡是读书上进的人,他都一律称为“禄蠹”;宝钗偶尔劝他多留心仕途经济,他却一下子就与人家翻了脸。他的思想应该与父亲的希望和要求水火难容,甚至还产生了很大的逆反心理,无论谁一提起四书五经、修齐治平,或者一官半职、光宗耀祖,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,都要作出强烈排斥的过激反应。如果宝玉只是自己不愿意走仕途之路也就罢了,然而他总是讥刺别人也走这样的道路,他在攻击“禄蠹”时也许是忽略和忘记了,他的父亲贾政,其实就是在兢兢业业经营仕途的一个人,而且是贾府中目前唯一一个在职的官员。因而,让宝玉始终蔑视和反对的,不仅仅是当时社会流行的正统的价值观念,而是父亲贾政终生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。想一想,贾政听到宝玉经常口吐狂言,并且看到他总是不愿意认真去读圣贤书,他如何能不恼火而沮丧呢!
父亲贾政与儿子宝玉之间的矛盾,主要就集中在宝玉究竟走什么人生道路这个问题上。从家庭应有的伦理关系来看,贾政要求儿子走正统的仕途不过是尽父亲的责任,宝玉也有义务听取父亲的教诲,无论俩人之间的矛盾多么激烈,但总还是父子啊,俩人都无法超越这种由血缘决定的亲情关系,因而寻求矛盾的解决也是情理之中。于是,随着红楼故事向纵深发展,尤其是到了后四十回,读者发现贾政和宝玉似乎都退让了一步,俩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得到缓和,贾政不再刻意逼迫宝玉去走科举之路,而宝玉却反而想通过应考满足父亲的愿望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戏剧性的变化,根本原因就在于贾政与宝玉是一对父子,俩人虽然思想观念、生活情趣大相径庭,但宝玉对贾政仍然是要讲孝道的,既然父亲及其一家人眼巴巴地盼望着他应考,宝玉为什么就非得要做个忤逆子呢!于是,到了红楼故事将要结束的时候,宝玉在宝钗苦口婆心的规劝下,竟然出人意料地去参加了乡试,而且还出人意料地中了第7名。很多研究者认为,这是续书的作者违背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,让《红楼梦》步入流行小说大团圆的结局,削弱了该书的批判性,等等。其实,宝玉不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去应考的,也不是屈服于父亲的压力而去应考的,他之所以转变以往一直鄙视功名的态度,而忽然去参加乡试,其实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让他们获得一种精神的慰藉而已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,宝玉虽然拒绝来自父亲的影响,但他其实受到父亲的影响还是很大的,或者说他无法摆脱父亲对他有形与无形的影响,某种程度上,贾政的正统思想与人生经历,反倒成为他蔑视科举之路的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