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怨医怨21世纪初,关于中国医疗体制本身存在的诸多弊端,曾引发专家学者无数的指责 尽管医疗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,但是,医疗体制中旧的问题未能根本解决,还出现了种种新的弊病 囿于体制原因,公立医院一面要承担起公益的职责,一面又要面对没有充足的政府财政投入的生存困境 最终,“以药养医”就成了当前医院运行的不二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以药养医”的体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和严重 医疗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卖药生存的情况下,其趋利性动机和行为自然生发,严重腐蚀了医务人员这支队伍,推动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,也给人们带来了痛苦 而对医院的“以药养医”行为,政府部门本身缺乏有效的遏制措施 而且,当前大量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,本身价格就定得很高,在这样的药价管理体制下,要求药品一次又一次降价,患者买到手的药品却越来越贵 与此同时,当前(截至2012年)中国推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,依托的是“低水平、广覆盖”的原则,“低水平”的医保,很难让患者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,医保也未能真正担当起应该起到的社会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,老百姓看病贵、看病难,受囿于自身的认知,医患关系长期处于对峙紧张状态,公众很容易将不满的口水吐向了医务人员,由此造成对医务人员评价有失公平与公正的现状 医怨曾经,人们把医务人员奉为“天使”,在病人眼里医生的形象是热情、严谨、精湛、高尚,护士的形象是端庄、和蔼、勤快、圣洁 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局面下,在许多人眼中,医务人员却被视为“魔鬼”,比如,有人这样尖刻的评价:“医生分两类,一类是图财,一类是害命”;“强盗只能抢光你身上的财富,医生却能抢光你一生的积蓄” 按照账面的工资和收入,医生们则抱怨说,医疗服务费几十年不涨价,一个医生的挂号单只有区区几块钱,对不起自己多年的学习和辛苦的劳动,没有更高的待遇就不可能笑着干活儿 在2010年全国政协医卫组的讨论上,医卫界代表强调最多的就是政府的投入 他们认为,医疗界诸多怪现象,比如大处方、大检查,跟政府没有担当起责任有关,财政投入不足更是难脱干系 病人感觉看病贵、看病难,不应该把责任全推到医生头上,医生只是体制的替罪羊 2011年1月31日8时,患者刘永华家属因一起医患纠纷,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楼及门口设灵堂、拉横幅,10时30分,患者刘永华家属约20人,直接冲入该院心胸外科病区,制造了一起恶劣的严重伤害无辜医务人员的事件,致使10人受伤,6人重伤 2011年9月15日下午4点左右,一名就诊男子冲进北京同仁医院内,持刀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徐文连砍数刀后逃离 后经警方调查,行凶者王宝洺曾经因患喉癌接受过徐文医生的治疗,因对手术效果不满意而行凶报复 2012年4月13日,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邢志敏、北京航天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赵立众,在接治患者的诊室里,接连被一面戴口罩的男子刺伤 伤医凶手疑似为同一人 曾分别接受过两位受害医生的诊治 医怨医怨“在药品定价过程中,医院是不参与的,医院只有执行权没有定价权”“医院像是两只羊 首先是替罪羊,因为制度设计导致今日现状,但患者的气都撒在医院身上;医院又像沉默的羔羊,医生在医改过程中,宁可沉默 ”针对“医生是制度替罪羊”的观点,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今天在例行发布会上回答提问时称,医疗体制改革致力消除“医生是制度替罪羊”漏洞 近期,当人们聚焦于药价虚高时愕然发现,医院、医生乃是最重要的食利者,于是,各种指责纷至沓来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称,现行卫生体制、机制的不合理因素,扭曲了医务人员的行为,助长了医疗机构的趋利性,造成了大处方、大检查横行,增加了人们看病就医的负担 “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正是要从体制机制上努力,在维护公众利益的同时,使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,让医生不再做替罪羊 ”邓海华称,刚刚结束的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已经提出,“十二五”期间要全面取消“以药补医” “这一方面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,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,同时也是为了这支队伍,医生不再做‘替罪羊’,医生不要被腐蚀 这是卫生部门,包括我们会同其他部门在‘十二五’期间必须大力推进的一项工作 ”邓海华认为,当前“以药养医”的体制虽然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作用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和严重 医疗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卖药生存的情况下,其趋利性动机和行为自然生发,这严重腐蚀了医务人员这支队伍,推动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,也给人们带来了痛苦 然而,人们对体制、机制并没有具体的感受,却把那些愤怒直接发泄到医生和医院身上 因为他们看见的事实是:药厂生产的大部分药都卖给医院,患者使用的大多数药都得在医院买,医院是个双向垄断者 一种病有好几个可选择的药,一个病人往往有多种病,需要吃许多药,因此,医生开药的手,是决定总药价最直接的手